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2022考研政治分析题押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2022考研政治分析题押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网传考研数学李林押题班讲的就是原题考点,除了泄题有别的可能吗?
根据现有证据,超纲的题他也讲,而且最终数学二也考了!很难不让人联想其中泄题的可能!考研的人数持续攀升,去年开始又将在职研究生和统考合二为一,更加加剧了考研的竞争,而在职人员相对经济宽裕,从而使得很多考研机构开始不顾一切的铤而走险!所以这次李林***,需要彻查,不能让铜臭味玷污了考研这一神圣的考试!
从目前的信息看:
1. 知乎网友提供的是李林在授课时的课件截图,其部分知识点与18考研数学真题有吻合的地方;
2. 根据截图显示:印证为18考研数学出题点的教学讲解,有2018李林押题班的字样;
3. 由于在网友截图中,暂未发现李林课程中出现真题的原题,所以,究竟他是否提前获得元原题,以及他是否对可能提前获得的原题进行过调整,无法做出定论;
4. 长线来看,考研数学其实是公共课里需要花费时间最长,且投机性最小的科目。英语尚有模板核心词救急,政治的考点大多一目了然,而数学只能靠长线学习。所以此次考研数学疑似泄题***中,遵守规则的,付出了更多代价成本和时间,反而可能大败于破坏规矩者之手,这是最让18考生难以平复的;
5. 据悉,多人已向相关部门举报,我相信教育主管部门会对此事有调查和定论。
【问题描述】
网传考研数学李林押题班讲的就是原题考点,除了泄题有别的可能吗?
【问题回答】
小编观点: 有
比如,小编教一年级的年数比较长,给我一本一年级教材和考试题型,我可以猜中很多要考的题目,或者八九不离十。
如果不是泄题,那就是真的押中了呗。
真的押中了,也就等于打了出题人的脸——题海茫茫,智商满满,怎么会让人这么轻易押中了题?
想起胡夏的赫连勃勃建统万城的故事:这位匈奴君主命工匠蒸土筑统万城,城墙完工一段,就让士卒以铁锥试验,扎进一寸,就立杀筑墙匠人,并把尸体筑进墙内再换一批工匠更筑。扎不进去,就杀士卒。至于他手下那些制造兵器的匠人,命运最惨,必死无疑。制弓的匠人献弓,如果射甲不透,立杀;如果射甲透入,马上把制作铠甲的匠人杀头。
这种***方式有些残酷,但其中的逻辑是成立的。筑城人和检验员,兵器工匠和铠甲工匠,就是相互较量的双方,总有一方会输,输了就得承担责任受到惩罚。只是这种惩罚太不人道。
出题人和押题人也是这样。
被人押中了题,也许不是出题人的问题;被人准确高效密集地押中了题,那肯定就是出题人的问题。要么出题套路太明显,被人摸清了底细。要么就是有泄题的猫腻。
根据李林所在的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于化东在接受媒体访问所说,李林并非出题人,“有啥本事泄题。他没有泄题的基础,只是个讲师,资历浅,在辅导班中的威望也并不大。再说,他这么多年,搞教学,能押到知识点很正常,如果连百分之三四十都押不到,那么就不合格。”
这位副院长应该也是学数学出身,他的话看似有道理,但似乎回避了一个重点的问题。在多押多少道题的基础上,能达到命中百分之三四十的合格标准。没有了分母,分子也失去衡量价值。
昨天上课课间,我和刚参加完考研的同学聊了聊。他说数学还是挺难的,本来他觉得大家都难,但是看到网传考研数学李林押题班讲的就是原题考点,他就很担心了,不知道会有什么影响。
于是我上网搜搜了相关的消息,网上有一位参加了考研的同学透露在他所考的“数学三”一卷中,李林在***中所讲的考点几乎都被“押中”。他和他的同学将李林的押题***与试卷原题作比较后发现,仅在“数学一”中,就有第5、8、11、15、16、18、19、20、21、23题等被“押中”。共涉及三道选择题,七道大题。
对于此事,我有几点看法:
1、泄题可能吗?不大可能。因为研究生入学考试属于国家级的考试,泄题是需要负法律责任的的,李林不大可能为了这个去冒险犯法。另外李林也发微博表示“我没有参与过历年(包括今年) 的考研命题,也没有参与历年(包括今年) 考研大纲的制定。”所以要获得原题也不容易。
2、还有什么可能?押题。李林对考研试题研究多年,把握了一些出题规律。李林在微博表示“我已在社会上的考研辅导机构讲授多年,并不只是今年才讲,这一点可以通过调查往年讲课***和学生笔记来证明。”有如此丰富的授课经验,押中几道题也不足为奇。可能有些人会有疑问,有些题目和考试原题神相似。其实要知道,试题的命题是很难的,要设计到那个考点,可能题目类型无外乎就那几种,所以我觉得押题的可能性更高。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次***已经对考研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希望考生们还是不要受太大影响,静待教育部的处理,也希望不会影响到后续的面试环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2022考研政治分析题押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2022考研政治分析题押题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